了解台灣史 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
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
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身為台灣人 不可不知台灣事
之前讀書時代 讀台灣史都是為了考試
但長越大 越覺得讀台灣史也有某成分的認同
認同這個國家 認同這個讓你成長的國家
同時也可以了解現在很多事情的原因
為什麼這麼注重棒球?
為什麼某些族群的人的政治意識那麼激烈?
為什麼哪些古蹟被保存下來然而有些卻拆除?
很多事情讀了歷史就會知道
小編感觸最深的是去台北的228紀念公園
因為讀過歷史 所以能夠了解它每個東西的意思
我覺得這是一個身為台灣人必須了解的~
讀歷史 透過看書是其中一個辦法
書的話 跟大家推薦在博客來購買
博客來的書很多種 不同面向的介紹都有
看書就是這樣 多了解不同作者的想法
慢慢學會獨立思考 或許你就可以體會到真正的台灣史
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書 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
是一本滿好看的書哦!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
治史起造台灣國:張炎憲紀念文集 ![]() |
自強之歌 ![]() |
商品訊息功能:
商品訊息描述:
伊能嘉矩在台灣任職的十年期間,從繁華的府城到荒涼的山區,從漢人的歷史遺蹟到原住民的偏僻部落,處處看得到他的踏查足跡。本書為他歷次踏查途中撰寫的私人日記,包括全島教育巡查期間的逐日見聞,以及歸國後舊地重遊的記事。書中披露跋山涉水的艱辛、險遭殺身之禍的始末、病倒異鄉客棧的辛酸,乃至重遊台灣的喜悅。本書由譯註者楊南郡先生根據日記手稿原件,參照其他文獻譯註成書。
作者簡介
伊能嘉矩(1867-1925)
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。早年就讀岩手縣師範學校,因抗爭風波遭校方退學後,即自修苦讀,卓然自立。一八九五年底自願前往甫收歸日本版圖的台灣,矢志從事原住民教育工作。在台期間,歷任總督府雇員、山地事務調查員、囑託等職,利用公私之便,從事台灣研究,早期以台灣北部平埔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,一八九七年五月起開始一百九十二天的全島視察旅行,其後又多次進行局部的調查旅行,在此期間跋山涉水,歷經種種艱難危險,獲得豐富詳實的田野資料,使得伊能氏成為台灣族群研究的開創者。一九○六年,辭職返鄉後,仍孜孜於台灣及故鄉遠野的鄉土研究。一九二五年,由於早年在台踏查所感染的瘧疾復發,不幸以五十九歲英年逝世。伊能氏一生著作等身,與台灣相關著作計有《台灣文化志》、《台灣蕃政志》、《台灣蕃人事情復命書》、《台灣年表》、《領台十年史》等十餘種;其他相關論文粗估約有七百餘篇,散見於當時報刊、雜誌之中,被學界尊崇為開展「台灣學」的先驅。
譯者簡介
楊南郡
台灣省台南縣人,一九五五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。曾擔任英文教師、外國駐台機構職員。在工作之餘,從事登山、台灣南島諸語族文化、古道、遺址探勘研究,長達三十年之久,為國內最富盛名的登山前輩暨古道、原住民調查專家。其文筆流暢自然,博聞強記,考證精微,無論調查報告或創作譯述,均獲各界高度評價,曾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、順益基金會個人成就獎、省文獻會傑出文獻工作獎等,並於二○一○年獲國立東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、二○一一年獲選為國立台灣大學傑出校友。退休後,成立南島文化工作室,專事譯述寫作、高山文化遺址踏勘與研究。
著作包括:《合歡越嶺古道調查報告》(分東、西段兩本)、《八通關古道調查研究報告》(分東、西段兩本)、《雪霸國家公園登山步道系統調查研究報告》、《與子偕行》(與徐如林合著,晨星出版)、《台灣百年前的足跡》(玉山社出版)、《尋找月亮的腳印》(晨星出版)、《最後的拉比勇》(玉山國家公園出版)、《布農抗日雙城記》(南天出版)、《能高越嶺道,穿越時空之旅》(林務局出版)。
譯註有:《探險台灣》、《平埔族調查旅行》、《生蕃行腳》(以上由遠流出版)、《鳥居龍藏傳》、《鹿野忠雄傳》(以上二書由晨星出版)、《台灣百年花火》(玉山社出版)、《台灣百年曙光》、《台灣原住民系統所屬之研究》(以上二書由南天出版)。
商品訊息簡述:
作者: 伊能嘉矩
新功能介紹- 譯者:楊南郡
- 出版社:台中水晶店遠流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12/01/15
- 語言:繁體中文
台灣踏查日記(下):伊能嘉矩的台灣田野探勘(2版1刷)